幸福楼的诞生—青岛最早的棚户区改造纪事

2005-05-03 发表

青岛最早的棚户区改造,是城建局设计室搞的规划设计。在已经出版的《青岛市志·房产志》中,专门有一节《旧城区房屋拆迁》,其中提到,建国后青岛市开始进行棚户区改造,首先是以台西区西广场为改造试点,然后加以推广的。

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政府收回青岛后,将这处棚户区命名为西广场,意思就是西部的广场。西广场在菏泽四路附近,往西到一个大陡坡,往南是四川路北边。整个西广场占地面积约40亩。从行政关系上来说,这里以前隶属老台西区,现在属市南区云南路办事处管辖。

众所周知,由于历史原因,青岛城市住宅建设畸形发展,一方面是享有盛誉的红瓦绿树,花园别墅,一方面是贫民百姓居住的狭小低矮房屋,特别是棚户区,多系20世纪二、三十年代形成。解放后,青岛市遗留下很多处成片的棚户区,这些旧住宅区建筑密度高,人口密度大,住房条件差。

1963年底,山东省和青岛市国民经济走向全面好转,工农业稳步上升,财政收大于支,开展的增产节约运动也卓有成效。这是全国遭受严重的天灾人祸之后,人们痛定思痛,认真执行了调整方针,纠正错误,落实政策,连续两年工作的成果。

在这个大环境下,青岛市政府准备拿出一定资金,采取“充分利用、逐步改造、加强维修”的方针,开始改造棚户区。

据当时设计室主任姜震回忆,1964年建设部向全国建筑设计单位提出设计要革命化、现场化,学大庆的“干打垒”精神,在住宅和学校的设计上实行低标准。

1964年11月,青岛市政府张一萍秘书长率房产、城建、设计等有关人员去外地学习住宅改造经验,一行人在南京、上海、杭州等地考察,发现上述城市居民住宅虽然建设标准不一,但同样狭窄拥挤,造价很低。考察团回青后,由青岛市政府直接领导,组织房产、城建等部门,首先对青岛比较严重的棚户区进行了现场考察,对需要改造的地段勘察登记,提出了搞棚户区试点改造的意见,西广场理所当然地列入第一批的名单。

西广场是解放前遗留下来的集中棚户区,房屋破漏,30%的房屋面临倒塌的危险,有许多人在人行道上搭建了临时房,简陋,密集,隐藏火灾危险,这一带的人均居住面积仅为2.2方米,老少几辈同居一室,老百姓有顺口溜说:“一进门就上床,老少三代住一堂,媳妇和公公床靠床”。

西广场棚户区在拆迁前不但拥挤,而且脏乱差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原因是这里的住户大多数是生活在底层的劳苦大众,在大港、小港码头扛活的,拉大车的,闲散人员则靠捡破烂、捡煤核为生。还有不少走乡串户收破烂麻袋酒瓶子,在家门口就地出售,形成远近闻名的破烂市。人多了,这里又吸引了更多买卖,破旧衣服、文具、土产杂品、五金、古玩,还有卖小吃的,锔锅补盆修自行车的等等,街上还有半掩门的娼妓。

青岛市政府决定就地拆除重建,经技管人员蹲点调查,广泛征求意见,当时群众理解国家困难,对住房要求并不高,提出只要往得下、分得开就行,面积小点都能接受。

市政府对西广场棚户区改造提出了具体要求,砖混结构,注意采光,造价要低,住户就地解决。

城建局设计室组织设计人员,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听取居民意见,提出改造方案,完成了设计任务。

西广场开始破土动工时,举行了隆重热烈的典礼,场内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人民群众兴高采烈。青岛市副市长王云久、孙刚,两个副市长一起挥锹,亲自挖下第一铲土,周围的群众掌声雷动,不少居民留下激动的泪水。

在施工现场,市领导派出人员组织拆除,将能用材料都妥善保存,并用于工程。

当时的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张敬焘非常重视西广场棚户区改造工程,经常到施工工地来检查进度与质量,并现场办公解决一些问题,特别是水泥、钢筋、木材等主要建筑材料。至今幸福楼的老人们还能回忆起,张敬焘书记穿着圆口布鞋,手持大烟斗,在工地上问长问短。市领导爱民亲民的形象,在群众中传为佳话。

1965年9月26日,西广场改造工程顺利完成。七座新大楼拔地而地,这些住宅楼建筑面积达17678平方米,就地安置了西广场及附近人行道上住户300多户,人均居住面积比改造前提高了1.2平方米,居住条件大为改善。改造工程的顺利完成,不仅解决了这些棚户区户居民的住房问题,还对周边进行了扩建和美化。

搬家那几天,西广场几百户居民奔走相告,比过年还高兴,住了几十年小“趴趴屋”的西广场居民住上了当时来说非常时髦的新大楼,心里那个高兴劲别提了。为了表达喜悦的心情,群众把安置他们的七层楼称为“幸福楼”。的确,在当初那个贫困环境下,西广场的高楼,给人民群众以今非昔比,非常“幸福”的感觉。

中共青岛市委书记张敬焘专门对西广场棚户区改造的设计和施工建设进行过表扬,青岛市建设局还下发了《关于棚户改造的规划意见》(65建管字第368号),该文件要求在全市总结推广西广场棚户区改造的成功经验。

1965年12月,山东省开展的“职工住宅设计方案评选活动”中,青岛市西广场改造项目设计被评为优良方案。

几年后人口增加,后来生活提高了,群众感觉到新楼住宅的狭小,就提出幸福楼不幸福了。不过,限于当时的经济条件和历史环境,只能是逐步改善,这也证明了低标准住宅的短暂性、局限性。

(院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