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时期员工的辛劳事儿

2005-03-01 发表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算机迅速普及,办公逐步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在建筑设计院里,我们已经很难见到手握铅笔、肩抗图板、丁字尺的建筑师了,办公室里是清一色的电脑,绘图时点几下鼠标,运用计算机CAD辅助设计,出的设计图规范、清晰、漂亮。看到青年们工作的样子,我不禁心生羡慕,感慨万端。

上个世纪50至70年代末,近30年时间,我们建筑设计院是一个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凡列为国家计划内的工程项目,不论大小都不收设计费,不是计划内项目,不准承担。设计室人员工资、办公用品、固定资产等等,都要作计划,报上级审批,由财政开支。党和国家当时提出的口号是“增加生产,厉行节约”,“节约为荣,浪费可耻”。因此,时时事事都要节约开支。

那时的工程设计人员很辛劳,既是脑力劳动者又离不开体力劳动。绘图工具是绘图板、木制丁字尺(后是塑料丁字尺)、三角板、三棱比例尺、推拉计算尺、铅笔、刀子、刀片、橡皮、排笔、鸭嘴笔等。绘图时个子高的可以坐着,个子矮的要站立躬腰,有的需把凳子腿加高,绘一天图累的腰酸背痛。办公(绘图)室条件也极差,那时既无空调,也无暖气,冬天,大的房间生两个炉子,小房间生一个炉子,还冻的不得了;夏天门窗大开,照样流汗,有的一边煽扇子,一边绘图。更艰苦的是设计人员去工地现场,离单位近的步行,离单位远的如东镇、四方乘公交车,交通不便的,就骑自行车,再远的如沧口、李村就乘坐交通车(那个年代室内公交车只有四条线路,市外有三条线路,更没有“的士”)或建设单位派车接送。中午回不来,就在外面吃饭,光有钱还不行,没有粮票饭店不卖给你。我们的工程师何早英,一次去沧口附近某厂工地,办完事后,已近中午吃饭时间,建设单位请他在厂内食堂吃饭,他一谢再谢,要回单位吃,建设单位的同志硬是把他拉去食堂,恭敬不如从命,饭后他就留下钱和粮票。建设单位觉得这么远来为我们服务,仅他一个人一顿饭,还能要他的钱和粮票吗?说什么也不收。何工回单位后,把这顿饭的钱和粮票通过邮局寄去了。当年发生在老设计工作者这样的事举不胜举。

这里要重点说说晒图的事儿。当时我们晒制蓝图要“靠天吃饭”。何为“靠天吃饭”?现在的年轻人可能很不理解。在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中期,晒图室接到底图后,首先要根据底图规格大小,配裁蓝图纸,将成卷的未用蓝图纸在暗室用裁纸刀手工裁割,一不小心就要伤手。1960年代初通过学习外地经验,自制了一台半机械化裁纸机,操作安全,提高了效率,保证了质量(目前仍保存时有使用)。所谓“靠天吃饭”是最辛苦的,他们将配好的底、蓝图装在一个避光的木桶里,放在晒图镜一边,另一边放一铁桶备装已晒制的蓝图,在晒制时必须有两人操作,相互配合协调一致,每晒一张图,就要翻转一次晒图镜,还必须视太阳光线强弱,严格控制时间,“掌握火候”,否则就出废品。光线强或时间长,熏出的图是一张白纸,若光线弱或时间短熏出的图则是暗色的,看不清线条和数字或者是一张黑纸,如遇阴天下雨则停止晒图。在炎热的夏天晒图,操作人员要头戴草帽,还汗流浃背,要在寒冷的冬天晒图,还不能戴手套,因为每晒一张图还要进行底蓝图分离。晒个一般住宅或一栋教学楼工程图,包括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等专业,一套图大小约25~30张,一项工程要晒9套图(施工单位5套,建设单位和主管机关各1套,审批机关1套,我们档案室还要存1套)。按此计算,每项工程晒图人员则要翻转晒图镜225次~270次才能完成。如果要晒制一项较大或较复杂的工程,得有近100张地图,晒图人员要翻转晒图镜近1000次才能完成。晒好的图还要随时利用氨水熏制,操作时氨气的蒸发,使人鼻涕一把泪一把。熏好后还要按专业分类整理、装订待发,能说不艰苦吗?

干部参加劳动,也是常事,除了参加局机关在不同时代统一组织的如“大炼钢铁”、“大搞运输”、“生产救灾”、“夏收秋收”、“打防空洞”等劳动之外,根据上级“干部定期参加劳动”的指示精神,设计室结合业务在一段时间内,每周六下午组织设计人员和管理干部,由领导带队去正在施工工地参加半天劳动。搬石头、运沙子、抬石子、拌沙浆、弯钢筋等。如太平路“市人民会堂”、四川路西广场“幸福楼”、南海路“汇泉宾馆”、“山东外贸展览馆”等工地,都留下了设计人员和管理干部的足迹和汗水。

在那个年代,工作无论多苦,劳动多累,广大职工还是干劲十足,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和失,每天工作满8小时,每周至少有两个晚上参加政治和业务学习,每次2个小时。每到过年过节,照样组织文体活动,精神很是舒畅。总之一句话,为了把我们的城市建设好,为了人民的幸福,工作条件多么苦,劳动多么累,心里是高兴的。(离休干部 张金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