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何早英在赞比亚

2007-10-17 发表

1978年春节前夕,青岛市建筑设计室接到上级通知,选派何早英工程师为设计代表,去非洲的赞比亚穆隆古稀棉纺织厂,在建设现场配合施工。

此时人们都在忙着打扫卫生、购买年货,喜气洋洋地准备过年。何早英深知任务重大,匆匆地和家人、同事道别,登上了奔赴非洲的客机。当送行的人看着飞机徐徐离开地面,没有人会想到,何早英这一去就是五年多。

飞机上的何早英深感责任重大。自己能担任这次援外工程的土建设计代表,说明了上级对青岛市建筑设计室的重视,也是对青岛建筑设计室前期工作的认可。几年来,大家群策群力,加班加点,绘制赞比亚穆隆古稀棉纺织厂设计图的场景,像电影一样,在脑海里浮现……

那还是1972年11月,青岛建筑设计室(当时叫青岛市城市建设局设计室)根据国家外经部的指示,为援助非洲选派人员到赞比亚考察,1973年6月底考察组回国,期间参观了建筑材料供应商和建筑工程公司二十多家单位,收集了有关建筑特点,地质、气象资料,建筑材料供应品种、规格、价目、产量、质量、性能等资料和照片近万份。

1973年10月,按外经部(74)外经二字第76号文,确定由山东省青岛市承担援赞棉纺织厂筹建任务,根据设计室当时人员及任务情况,设计室迅速成立了援助赞比亚纺织印染厂工程设计组,由11人组成,其中建筑3人,结构5人,给排水2人,暖通1人,电器1人,预算1人,由何早英担任援外工程设计总负责人。

1974年1月10日,中赞两国政府在赞比亚正式签订援赞棉纺织厂协议。2月28日会谈纪要下发到青岛设计院。由于赞比亚经济落后,生产物资奇缺,当地的工业不配套,甚至连一个螺丝帽也要进口。经过和承建单位讨论协商,设计院决定克服困难,提前完成部分结构构件施工图纸及材料明细表,以便订货加工。

设计组人员兵分几路,有的在青岛市参观棉纺织厂土建工艺情况,有的到外地参观考察,搜集资料,学习经验,有的与施工单位座谈,征求意见。赞比亚穆隆古稀棉纺织厂工程建筑面积41000平方米,1975年3月设计组完成了3万平方米的施工图纸,交到了承建单位手中,承建单位领导没想到设计图纸出的这么快,这么全,对青岛设计室非常敬佩。

施工图纸虽然都已完成,但这毕竟是青岛市建筑设计室第一次承接援外任务,施工设计能不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地质等特殊要求,何早英还是把握不大。

 

踏上赞比亚的土地,何早英心中的不安更强烈了。这儿的环境比想象中更加恶劣,赞比亚是内陆高原国家,位于非洲中南部,年平均气温在18-20度之间。这次援建的工程——穆隆古稀棉纺织厂位于中央省省会城市卡布韦的郊区,这是一个海拔1300米的高原地区,刚从中国来的援赞人员会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反应。工厂周围就是一片荒原,到处是乱树、荒草和蚂蚁包,交通、通讯极为不便,当地医疗条件非常差,治安状况也不好。

中国援赞人员住的是简易的铁皮房子,既是宿舍又是办公室,两条长凳一块木板架起来就是办公桌,中午烈日当头,地表温度可达50℃;蚊子毒虫横行,当地的蚊子特别大,被蚊子咬后就可能得传染病,晚间宿舍里经常可以发现毒蛇在活动。许多人睡不好,抱怨条件差,何早英说:“出国就得准备吃苦,贪图安逸就不必出国援外了。”

该纺织厂的所有建筑构件、门窗材料,均在国内加工,需远涉重洋,几经周折才运到工地。当时各种构件编号杂乱,堆积如山,施工单位看到这种情况,感到束手无策,因而拒绝签字收货。何早英同志是土建设计专家,这项清理工作本不属他的工作范围,但是他出于高度的责任感,为使工程按期进行,便自告奋勇地接受了这项艰苦的工作。何工带领当地的十多个朋友,自当翻译,配置了一些简单的工具,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把不同尺寸、不同型号的钢构件进行分类编号,有秩序地进行了存放。而且还把缺的构件记下来,把变形的构件进行了修复,并把所有的钢构件都涂了一遍防锈漆,经过三个多月的艰苦劳动,终于把各种钢构件、门窗完整无缺的移交给施工单位。这件事为工程争得了时间,为国家节约了原材物料,何早英受到外经部、外交部的嘉奖。何早英说:“所有的设计图纸我都心里有数,尽管这活又脏又累,但是设计人员工作在第一线能事半功倍。”

忙碌中很快就进入了雨季,高温多雨给援赞人员带来了不少麻烦,设计图纸拿到露天中,热辣的阳光会使图纸颜色逐渐变淡以致无法看清,也可能会被突如其来的雨水淋湿。何早英想出了一个“笨办法”,他白天上班时间基本上都在现场和施工的同志在一起,共同研究图纸解决问题,还一起放线,检查工程质量;晚上就把近期需要的图纸画在笔记本上,在蒸笼一样的铁皮屋里,已年近花甲的他戴着眼镜,趴在图纸上,常常工作到深夜。

一连下了几天雨,何早英敏锐地发现了施工设计中的一个大问题:赞比亚的年降雨量为600—1500毫米,原设计图纸根据这一资料选用的雨水管的口径是适当的,但当地的实际情况是降雨期集中,而且雨量大而急,所以雨水管的口径不能按常规选用,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加大管径,否则厂区就可能形成积水,甚至造成水灾。他反复审核设计图纸,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当地原材料供应情况,及时修改了图纸。

五年间,像这样大的变更有几十处,小的变更达300多处。又如原食堂设计为一多立柱的建筑物,这样的建筑物只能作为食堂专用,工人若在这里开会或者看电影就不适用了。根据赞方的要求,何早英重新进行了修改,这样食堂就成为一个多功能的用房。赞方对此非常满意,何早英也很高兴,他在给青岛设计院打电话汇报工作时说:“这项工程质量我是有把握的,工作时我在工地上和工人在一起随时检查施工情况,晚饭后我借散步的机会,每一个部位再看一遍,有不合格的地方,第二天一上班立即纠正,所以说我是放心的。”

 

1983年4月,穆隆古稀棉纺织厂建好投入试产。该项援建工程,质量被评为优等。这样一座拥有25000纱锭规模,采用全封闭式的现代化纺织印染厂工程,在中国全体援外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和赞方的大力协助下,经过三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完成了建厂任务。它以建设速度快、施工安装质量好、投产快博得了受援国以及中外人士的高度评价,扩大了中国在第三世界的政治影响。

据新华社卢萨卡1983年4月14日电,赞比亚总理蒙迪亚在接见中国驻赞比亚大使张俊华时说,他对中国援建的穆隆古稀棉纺织印染厂所取的进展表示特别高兴。

尤其是国外侨胞,他们不远千里从别的国家争来参观祖国援建的现代化纺织厂,有一位华侨参观了纺织厂后,情不自禁地说:“过去看到外国人在我们国家建纺织厂,今天我们国家也能在外国建设这样的现代化纺织厂,我真高兴,我们华侨也感到光荣。”

何早英回国的这一天,赞比亚负责工程的官员、赞比亚工人、中国援赞人员几百人为他送行,当地政府也颁发给他一个奖杯。大家忘不了国家规定专家两年可回国探家一次,而何早英竟然五年未回国休假一次!他在条件艰苦的赞比亚过了六个春节。

大家忘不了每逢赞方和专家组举行招待会或宴会时,何早英工程师总是坚持自己留在铁皮屋宿舍里,值班、工作;大家忘不了五年来他总是帮助工人写家信,晚上伏案学英语。

由于在援建穆隆古稀棉纺织厂工作中贡献突出,何早英被中国外经部评为援外先进个人。在荣誉面前,何早英诚恳地说,如果说我还做出了一点成绩的话,这是因为我的身后有一个坚强的集体——青岛建筑设计室。

(院史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