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历史的回声—为毛泽东主席设计住室

1994-06-22 发表

现在龙山路的青岛迎宾馆,是德帝国主义占领青岛时期德国总督住的地方,当时称提督楼。那座楼一楼的房间是前大厅、客厅、接见厅、花厅、餐厅等。沿雕刻花木栏杆的楼梯上二楼,是几间华丽的主卧室,都有舒适卫生间和高档装修,采用了彩色缎料为内墙面,在1903年时已是非常豪华的官邸了。由于经常维修和保养,房子质量至今比较完好。

1957年6月,我当时在青岛市建筑设计室(今青岛建筑设计研究院)任主任。一天,蒙当时市长李慕、交际处李敬斋处长召见,安排我进行一件保密任务,要我亲自在迎宾馆一楼设计一个卧室,并要有卫生间。这是一个很小的工程设计,但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难题,经过详细察看了一楼所有房间,发现除了完整华丽的厅室,都是一些附属房间,一楼卫生间是公用的,利用原有房间,若要改造成带卫生间的卧室,需要动“大手术”,势必破坏了原有建筑平面布局和建筑艺术。对于这幢历史性高级建筑,对于我这个工程师,都可能是犯工作错误。基于此考虑,我提出了一个简单设计方案:在原接见厅西侧套房,也就是迎宾馆一进大门向右拐的第一个普通房间,改为卧室,在大门右侧传达室对过,利用原来一间储藏室改为卫生间,与卧室之间墙上开了一个连通门,出入卫生间。原储藏室内稍加装修,安装了浴缸和洗手盆、卫生洁具,再拉上水和电,没有大拆大建原有房间,没有破坏原有建筑格局,建成了一个不起眼的带卫生间的简朴卧室。

市领导当时交待任务时,只对我说是改造房子,为了接待贵宾,我不知道这样设计能否满足要求。汇报上去几天后,我的这一方案获得通过。

我当时的设计思想是,这个卧室将来是给一位地位不高,也不低的贵宾住,因为当时迎宾馆不对外开放,较低地位的贵宾是住不进来的,较高地位的贵宾一定是住二楼主卧室,哪有不住楼上而住楼下这间卧室的道理。所以原住房建筑都保持原样,没有再做新装修的文章。改造的卫生间,只是从适用出发,用普通技术和材料处理,建筑设计标准大大低于楼上卧室和卫生间的水平。

后来我才知道毛主席在此召开政治局常委会时,因个人习惯问题,没有住在楼上,而是在一楼的简朴卧室里住了一个月,并完成了具有历史意义的《1957年夏季形势》的政治报告。

那年我是刚满31岁的青年工程师,能为毛主席设计住房,心情澎湃,感到无尚光荣,但同时也为没有把房子设计得更好而感到有点懊悔,又想到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作者,当时并不可能知道这样的机密情况。

如今,每次因公到迎宾馆,我都要去看看那个卧室和卫生间,已经36年了,房子依旧,见景生情。毛泽东主席简朴求实的生活作风,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姜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