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证半个世纪的城市兴衰--青岛市人民会堂建设回忆

2005-05-01 发表

落成于1960年的青岛市人民会堂,伴随着青岛的兴盛荣衰,已经栉风沐雨了近半个世纪。

    这个被青岛人引以为荣的优秀建筑,坐落在闻名遐迩的前海风景区,与观海听潮的栈桥和小青岛遥遥相望,是青岛国际文化友好交流的艺术舞台,也是青岛市民文化演出的中心。

    青岛市人民会堂由青岛市城建局设计室设计,市房产局负责施工建设,1959年5月动工兴建,1960年5月30日竣工,同年10月投入使用,其外观造型、风格布局酷似北京人民大会堂,整个建筑高大浑厚,庄严宏伟。

    几个数字可窥其貌:会堂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建筑共4层,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可容纳4000余人聚会和活动。主会议大厅上下两层,共有座席1851个,有两处中型会议厅可容纳600余人,还有45个小型会议室。其南向正面有8根巨大的花岗岩方立柱,上下各有花饰,中间为7扇双开木制大门。

1958年初,中共青岛市委决定在市南区建一个大型礼堂,经多方选址,最后定在太平路青岛老衙门的旧址。

据当时人民会堂的建筑设计主持人姜震回忆,他参加为此召开的会议,市领导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礼堂开大会要能容纳全市17级以上干部听报告,约两千个座位;二是开小组会的小型会议室,同时在礼堂解决;三是要能演大型歌舞剧。               

    姜震说,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就由当时青岛唯一的设计单位,市城建局设计室承担技术设计。经过多方考察,重点是在北京参观学习,设计室的刘汉耀、陈铁林、何早英等工程师拿出了图纸,市领导多次参与讨论修改,最后拍板定稿。到秋天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开始进行内装修设计。

    当时,北京正兴师动众搞国庆“十大工程”,在风气上强调公共建筑要民族化,这个民族化形式设计理念影响了青岛市的领导,市领导指示,青岛的人民会堂内部装修要学北京,突出民族化特色。不巧,调来帮助搞青岛人民会堂装修的工程师,对民族化设计不熟。经人推荐,姜震找到了专业搞工艺美术的画家石可,石可当时被错划成右派,正在崂山月子口水库工地劳动改造,姜震与右派大队领导协商,以个人名义写了条子,借用工艺美术师石可一个月,为青岛市人民会堂做装饰设计。

    石可从水库工地调来后,工作十分投入,不多时间对舞台口、天棚石膏花纹、柱头沥粉彩画、木制花饰等,设计了具有民族特色、美轮美奂的装饰方案,由北京市古建筑施工公司进行装修施工。

    对这些装饰设计,青岛市领导从方案到完工效果,都表示满意,室内装饰至今40多年过去了,仍保持原状也不显落后,中间有过多次维修,都照原样刷新。当时曾有人批评姜震找石可搞设计,是重用右派分子。姜震反驳说,这个右派精通专业,不重用他,我们怎么完成工作?

    青岛人习惯称人民会堂为“新建礼堂”,因为解放后新建的能与外国老房子媲美的建筑凤毛麟角,人民会堂当属之一,老百姓提起它的时候口气里充满自豪。

    自落成后,青岛市人民会堂成为承办大中小型会议、演出、放映等活动的最佳场所。接待过许多大型会议,先后接待过邓小平、叶剑英、杨尚昆、李岚清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青岛市历届人民代表大会也在此举行。还曾先后接待过奥地利、俄罗斯、加拿大、朝鲜、越南等国家访华艺术团体。

(院史办)